如何认识残疾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0:28:33
如何认识残疾人

如何认识残疾人
如何认识残疾人

如何认识残疾人
,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这里仅从青年学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也要经历人生的青年期这个时期所经历的一切对一个残疾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如何认识残疾青年也是青年学理论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对残疾人认识与研究的历史过程 对残疾人科学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在古代欧洲,人们把盲、聋、呆、傻者看作是“魔鬼缠身”.奴隶社会开始阶段的一些法律规定了从肉体上消灭有各种有缺陷的儿童的条例.一位希腊作家反映当时遗弃婴儿的情景时写道:“----衰弱的,畸形的儿童被扔到了台切特附近的深渊中去---”亚里士多德也在《政治学》一书中主张:“----让那个不准养活任何一个残废儿童的法律生效吧!”在奴隶社会后期和中世纪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法律仍禁止盲、聋、哑等异常人参加社会生活.残疾被看成是“恶毒的精神”的表现,生理上的异常被宣布为“上帝的惩罚”.直到欧洲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之后,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残疾人做人的权利和社会地位才开始得到承认,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飞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对残疾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皆有用,人皆平等,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打破了中世纪封建思想的束缚,为残疾者的平等地位奠定了思想基础, 自然科学特别是解剖学、医学的发展使一些进步的学者对残疾人的实质有了唯物主义的认识. 在我国的文化史、科学史上, 对盲、聋、痴等早有记载和描述,公元前八至十一世纪,周朝的钟鼎文中就有关于刺眼战俘致.盲的文字记载.古代《礼记簿礼运》中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国劳动人民认为对残疾人要照顾`托养的思想比欧洲古代对残疾人要灭绝、杀害的思想进步得多,比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也要早.太平天国后期二位重要人物洪仁千,在他写的《资政新篇》中提出“兴跛盲聋哑院”的主张,并建议: “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助乐,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政府将旧的盲聋哑学校进行了改造,把特殊教育纳入了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翼聋哑教育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盲聋学校已有三百多所,学生近四万人,智力薄后儿童的教育机构在各地迅速创办,残疾人职业学校,残疾人大学也在各地组建,国家把残疾儿童的科研工作纳入计划,更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从各个角度对残疾儿童的心理、教育、生理、病理进行了研究,大批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青年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省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福利工厂779个,有近万名残疾人就业.但是,残疾人中的文盲,半文盲达60 %,聋哑儿童的入学率才仅有20 %左右.仅从康复、教育、就业、参与社会这几个基本坏节来考虑,把对残疾青年的认识作为青年学范畴的研究也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二、残疾青年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一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一是自我价值,即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劳动能力和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二是社会价值,即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挥,为社会创造出物质或精神的财富.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具有自我价值孔社会价值.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样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包含了残疾人能动创造:力的结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牲牺,产生了残疾人.多年来,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和一部分人思想中对残疾人的偏见,许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残疾人的价值特别是残疾入的社会价值一人们往往只强调对疾人给予人道的待遇,保障他们能生活下去,强调对他们的“怜悯”、“施舍”、“恩赐”,认为这种“带有布施和慈善的意味”的活动就是人道主义.其实,这并不是人道主义,而是对残疾人人格的扭曲,对残疾人人生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的贬低.因此我们在评价残疾人价值时,必须充分认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并把他置身于人类社会的总体价值中来考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实现残疾人的价值. .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残疾人的产生体现了人类在前进过程中的牺牲.人类在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咋中不得不承担一切痛苦和损失.残疾,就是由: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去承受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损失,它凝聚着人类在前进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有大批的残疾同志是在保卫祖国的疆场上,在维护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在为祖国经济腾飞的劳动岗位上,在抢险救灾的壮举中------光荣致残的.他们中的一大部分是处在青年时期.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广大群众能在安定的环境中幸福的工作、生活、`学习.他们的残疾从本质上说,是为丫社会、为了国家、为了集体和他人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他们残疾的本身就是他们个人价值的延伸物, 是他们社会价值的体现. 2、要弥补社会的“残疾”,就必须充分实现残疾人的价值.残疾人的“残疾”不’只是个人的,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残疾”.社会要弥补这个“残疾”,就必须充分实现残疾人的价值,作为对人类整体价值的补充完善.从我国的国情和残疾人的状况来看,残疾人虽然因残疾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也能为人类社会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汀是祖国四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 占社会人口25%因残疾人的存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家庭亲属、朋友等也解脱了后顾之忧,这对于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前进,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3、残疾人的精神价值反作用于社会,推功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残疾人在任何一个价值实现形态上,都带有明显的精神价值.他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素质,他们那种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艰苦学习、工作、生活的事例和高尚的情操,都可以化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社会,鼓舞、鞭策着健全人,使他们领略到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更充分、更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转换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方面的事实从古到今举不胜举,从贝多芬到阿炳,从保尔到张海迪,都用残疾的身躯谱写出一曲曲激励人们奋进的歌,都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了残疾人作为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由于生理缺陷,相对于健全人来说,他们对于精神力量的依赖要强得多,我们应当用一个客观的、社会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需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因为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付出几倍的劳动.为此,在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残疾人的自身价值,使二者有机地,和谐地统一起来. 三、对残疾青年认识与研究的意义 残疾青年的工作是整个青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从政治上实现了宪法赋予的平等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提高全民族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经济上变消费者为生产者,增加了社会的积极力量,使更多的残疾青年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解决了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青年组织和广大的青年工作者认识这部分残疾青年的心理特征、生理需求,把对残疾青年的工作列入青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陷,用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坏境和条件,使他们能与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社会.还要注意发展残疾人中的优秀人才,用他们残而不废、自尊、自强自爱的精神教育广大青年,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使所有的残疾人能与健全人一样在青年时期汲取取知识,探索人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今后健康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