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领导的北伐为什么会胜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8:27:19
蒋介石领导的北伐为什么会胜利

蒋介石领导的北伐为什么会胜利
蒋介石领导的北伐为什么会胜利

蒋介石领导的北伐为什么会胜利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北伐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北伐战争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布成功.
一、北伐战争时机的正确选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25年12月第二次东征结束后,蒋介石就有意于北伐,他曾设想在次年8月克复武汉,年内达到北京.1926年上半年,两广实现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而军阀吴佩孚正集中兵力在北方进攻国民军,无力南顾;湖南实力派唐生智又驱逐赵恒惕,倒向了广州国民政府.蒋介石根据全国的形势和敌情,于1926年4月3日提出了北伐的方针和应付的策略:1.联络北方国民军,使其退守西北,保留其固有实力;2.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3.派员联络川、黔以牵制滇、鄂两军;4.联合湘赣,作固守同盟之势,约其共出兵之期限,以牵制吴军之南下;5.联合孙传芳,使之中立,不为敌用;6.两广决于三个月内实行出兵北伐.军事委员会于5月29日开会决定,蒋介石命令第七军立即出发援湘,北伐大计遂成. 历史*中国
可以说对于北伐,蒋介石是有着十分成熟的考虑和计划,并且在他的推动下,最后促成了北伐的进行.这以后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蒋介石促成北伐,选择时机的正确性.
二、北伐战争中正确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的运用
战争不仅需要在有利的时间发动,同样正确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的运用也是战争取胜的必要保证.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也说明了蒋介石在这方面 具有正确的判断力.
北伐前,广州国民政府虽然确定了大计方针,但是,怎样进行战略作战,确定打击目标及先后主次,是北伐出师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中国存在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集团,同时,在西南、西北、东南和中原等地还存在着若干军阀小集团,这些集团彼此争斗,但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勾结.如何利用矛盾,因势利导,可以说从1926年初起,蒋介石就在考虑北伐的这些战略问题.蒋介石先倾向于同时进攻湖南和江南,后又接受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的建议,提出了各个击破,先取两湖的战略.6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接受了这个北伐计划,7月1日,蒋介石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北伐进军计划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面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并且随令颁发《集中湖南计划》,规定从第七军李宗仁部、第八军唐生智部、第四军陈可钰部进攻长沙,以第四军朱培德部、第六军程潜部防备江西.以“各个击破”为战略方针,军中高举“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旗帜,蒋介石开始了举师北伐.因此,在北伐开始不久,蒋介石就派人到南京与孙传芳会谈,要他接受广州国民政府的委派,共同反对吴佩孚,同时,他又派人与张作霖谈判,要他停止对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的帮助.而后北伐军的顺利进军证明了蒋介石制定的这一“各个击破”的战略的正确性.虽然平定湖北后,蒋介石改变策略转战了江西,但是这一战略的改变是符合当时战略需要的.由于吴佩孚的主力大部在贺胜桥战役中被击溃,此时,孙传芳的态度有所变化,想趁机坐收渔翁之利,蒋介石因而出兵援赣.后来事实证明蒋介石的这一策略的改变表现了他的战略眼光,不仅没有改变北伐战争的有利局势,反而加速了孙传芳的溃败.
在蒋介石的军事指挥下,北伐军胜利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不过半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统帅的北伐军击溃了吴佩孚,打败了孙传芳,占领了湘、鄂、赣、闽和江浙等省,把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时,蒋介石也成为了名噪天下的英雄人物,被人们赋予了“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等诸多头衔.虽有吹鼓之意,但也足以证明蒋介石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蒋介石对军队的整组,及时协调各派系之间关系,也是促成北伐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北伐之前,支持广州国民政府的军队非常繁杂,有粤军、滇军、湘军,还有各地建国军和国民党建立的“党军”.各军政治目标并不一致,内部也派系林立.难以统一指挥.为了实现军令统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整理军政.1925年7月7日,蒋介石在向军事委员会提出的议案中,提出了“整理军队”的建议.首先,他指出了当时军队的弊端,并且提出了整组军队的大纲:1.军事委员会决定整理方针,明方应收纳政编及应遣敬之范围,通令各军遵办;2.限期一月,令各军一律自行查明新编不合之队伍,呈报委员会,委员会亦应自定调查办法,冀得真相;3.限期二月,令各军一律自将编制不合之军队遣散完竣,基有在各军权力范围以外省,或其兵力不足时,应由委员会酌令其他各军,共同办理遣散事宜;4.附逆已久之部队,此时即受我编制,终必于帝国主义者勾结,以为我国民政府之后患,在整理方针内,尤应特加决定,本除恶务尽之旨,一律遣散……7月26日,蒋介石出席军事委员会会议,建议统一军队的名称,废除粤军、湘军、滇军的旧称,统一名称为“国民革命军”.蒋介石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1925年8月26日,各建国军和国民党“党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至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完成了第一次大整编,共组成了8个军.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国民革命军仅仅是实现了名称上的统一,在编制军饷供就等方面则仍不相同,蒋介石也看到了各军存在着军政、军令的不统一,他还曾设想撤消军长之职,各师办军委会统一指挥,以消除派系之弊,但因各军首领反对,未能实施.但是国民革命军的成立,使得国民党有了自己统一的军队,永远结束了孙中山先生进行武装起义以来,一直借用军阀军队、雇佣军阀军队打军阀的历史.虽说这支军队仍有政治目标不同,内部派系林立的弊端,但终归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也正是靠着这支队伍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不仅在整组军队的过程中,为了平衡各派势力作出了努力,而且在北伐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协调各部关系,同样付出了相当的努力.首先,蒋介石大力援助湖南的唐生智部.湖南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是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必经之地.1926年初,在“讨吴驱赵”的运动中,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发动兵变,决定配合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唐生智担心兵变之时北洋军阀的反扑,一面电请李宗仁派兵援助,一面派亲信请广州国民政府提前出师北伐.鉴于湖南在北伐战争中的有利位置,蒋介石决定援助唐生智,缓和局势,巩固前沿阵地.蒋介石在军事委员会上提出拨发广西军费20万元并下令出兵援湘,另一方面又调第四军第十师陈闵枢部和第十二师张发奎部及独立团叶挺部入湘援唐,提前拉开了北伐的序幕.1926年6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使唐生智部成为了促使北伐战争胜利的一支生力军.其次,蒋介石蒋介石与广西新桂系结成友好同盟,协作北伐.北伐战争中,新桂系领袖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而桂系另一首领白崇禧则被任命为蒋介石的副总参谋长,随军参赞,用于协调他与桂系之间的关系.1927年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时,蒋介石不仅听从了李宗仁的军事意见,而且与李宗仁互换金兰谱,表示同心同德,生死系之.在蒋介石的领导和指挥下,桂系各部积极北伐,功勋卓著,从两广、两湖一直打到了山海关,为时人瞩目.而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也正是得益于蒋桂的密切合作.
调整好各派系间的关系,使北伐军形成了稳固而统一的指挥,蒋介石作为北伐战争的最高领导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北伐军也正是在这样有力的指挥下进展顺利,连战连克,直至1927年3月攻入南京,4月蒋介石和共产党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综上所述,我以为,蒋介石虽然在北伐后清党反共,使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中断了,但是在北伐战争中,他作为最高领导者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理应给予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