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7:24:37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关于第一问: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为政府从民间发现、提拔人才提供了途径.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二、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三、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关于第二问:

科举制度的考核方式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考试,这个需要很多的文人寒窗苦读数十载,有的读到老了还没有混到一个秀才.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的很多内容和内涵也在随着科举制度的更改而改变.从以往的一些文献中可以见到这些证据了.现行的高考制度无疑是在科举制度上做了一些改进形成的,而且各种地方我们都能看到二者的映射.在很多的地方它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1. 使教育带有浓厚的的政治色彩
在古代,实行了科举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制度.在那个尚欠发达的社会中,文官成了一种知识和精神的象征.举孝悌,荐廉直,成了这个国家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象征.所以在封建社会需要这种很虚幻但是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来巩固自己的政治主张.而科举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一个让教育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制度,很多的文人一生中也许就为了这而活着.统治者很明智的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自己所需要的来帮助自己巩固政治地位的人.这些可以通过在科举中设题的内容看出来,很多的考试内容涉及到很多的政治主张,这需要考生能够很明确统治者的意图,才能在答卷的时候有所发挥又能迎合统治者的味口.统治者选择的人也是通过这些考题的应答内容来判断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文人其实是很有才华的却没有博得一进士之名,实在是可惜可惜. 而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仍然没有摆脱政治色彩.虽然现在崇尚的是民主自由信仰,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极高.在学校里面,我们学习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指标的,我们学习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也多少有很多的政治色彩和主张在无形的指引着我们去相信我们国家正在执政的政党.应该来说,通过教育来传播一些政治主张实在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段,而通过这种无性的传播中,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很多的知识分子明显的带有了共产党所给出的道德的指标的人.还有就是大学里面,入党成了一种风向标,也是一个很火但是不好入的活动.入党申请通过之后成为积极分子,积极分子沉淀后要积极的参加活动才能成为预备党员,而预备党员又要通过一些活动的积极参与才能成为正式党员.这其中的层次不用多说了,但是这些步骤就让人感到很繁琐,更重要的是名额非常之少.而党员在一些政府机构享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也是必然的,不怪乎有这么多的人要争着入党.教育在这个时候就成了政治的附庸了.
2. 学而优则仕
这条原则其实不仅仅是在科举制度形成之时才有的,在春秋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事实证明了,当时很多的政客还不是学的好然后就充当说客在各国之间游说,想说服君主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而那些会说的人当然就被录用为高官了,只是当时这不是一种很显性的表现而已.到了实行了科举制度之后,这无疑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常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近乎疯狂的读书呢?难道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这是真的,只是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全国的那么多的文人参加考试,而录取的基本上就是很少很少了.最终能够当官的也是凤毛麟角了.金榜题名,在很多的人看来就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了.读书在这个时候来说,已经带有相当浓厚的功力意识了,也就是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改变自己的殒命,能够有一天可以很好的享受生活.多少的文人再为着这一渺茫的希望而终身奋斗着,也许不一定能够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但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也是一种精神.学得好就能够做官成为了千千万万出生不怎么好的人改变命运的手段.学习,不管有多么累都要学习,这样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现在的教育虽然没有标榜的那么明显“学而优则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文化和没有文化的差别.不管是在一些职位的竞选中,还是在一些公共场合的谈话中,学历还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有的职业甚至在还没有面试就开出很苛刻的条件:至少博士生.可以看到这是多么的让人痛心却又不的不去面对的一个现实.在倡导者要淡化学历的现在,可是真正在起作用的还是学历文凭.好的学历是升职的一个很好的筹码.不久前一个在海南当到副处长的师兄就坦言要回来读博士,说这样才更有竞争力.能力,成了一种不好测量很虚幻的东西,而显性的就主要是看学历了,学历在很多的招聘中决定了这个人的能力.虽然现在的教育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挣扎到老到死,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功利性的驱使.很多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够有好的生活才能做得让自己摆脱现在的困境,特别是农村的父母.考一所好的大学就标榜着一个好的未来,这是大多数的家长所看到的.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很多人却忽视了很客观的因素. 现在很流行的就是考公务员,其实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教育的毒害.“考”公务员,考的好的就成为级别高的公务员,考的不好的呢就成为级别低的.其实也不单单是公务员了,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大的教育系统,什么都要“考”,而考试的成绩决定了你是否有能力去拥有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我们的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做法有很多的好处的.毕竟来说,学了那么多那么好总要有点优惠才会让人看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啊.再说了,学得好证明人家勤奋用功,人家应得到一些好的结果,这些根本就无可厚非了.虽然学历不一定能够代表什么,但是学历至少是一个人沉淀了这么多年的成果,而很多企业里需要那种能够沉淀自己好好投入到工作当中的人.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学而优则仕”又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检验.
3. 关于考试公平问题
公平也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词了,科举的时候就来了公平的定义了:所有的民众,无论贵贱,都有资格参与考试,都有鲤鱼跃龙门的可能.也让很多不是很集中的思想开始有了一个相同的交集: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很多很浑浑噩噩,认为读书没有用的人也有了很明确的目标,要好好读书以博取功名,在人民的心理就有了一种定向的意识要好好的拥护自己的统治者,那么这种成龙的愿望就不会瞬间破灭. 科举的考试中是相当的严格的,不管是监考还是阅卷都非常的苛刻,所以很多人的科举梦一直不灭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如果发现有作弊的现象,不仅仅是考生,监考官也脱不了关系.当然了,这当中还是会有特殊情况的,有一些大官的孩子根本就是去考场做做也能混到进士,当然这个就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了.所以来说,这种科举的公平性在当时也是相对的. 这些对于当时乃至以后很多年的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很多的纨绔子弟拼命的挥霍,不好好学习;而很多的农家孩子就很拼命的学习着,想要改变命运.但是教育质量和师资问题当然也是没法比的.很多好的家庭教师就那么白白的浪费了. 而现在的教育的公平也是有所偏颇的.国家领导人总是在宣扬着要公平公正,可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公正,很多的事情都与利益扯上关系的.当下的情况有很多就是有钱有权就能上好的学校,成绩就其次了.什么的破格录取,很多都是依靠父母的关系被录到那所学校.公平在有的时候很起作用,而在有的时候呢,就没什么意义了.教育从很多视角来讲,就是不公平的,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很多就存在着差异,而一些高校的录取线在城市和农村也是有相当的差异的.能说这些就是公平吗?当然,还是要去追求这些不公平当中的公平点的,我们先行的教育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4. 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性问题
从科举制度里面出来的很多人都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的.他们的思想在那么多年的看书的过程中已经被同化了,什么诗书礼教,什么爱国爱民,都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而他们的思想却退居二线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了.他们口里说的口试圣贤之意,讲得都是圣贤之理,而你要问他们他们自己怎么看呢,他们说不定还会引用古人的一些话来搪塞你.在国家的大事和治理上,这种缺少了创新思维的大臣们怎么去更好的辅佐自己的君主开创更好的盛世成为了一个问题.
而当代的教育在这方面的弊端就更突出了,也无怪乎会有很多的外国学者批判中国人没有创新意识了.这在我们国家与外国的一些政治或者是经济交往中尤为明显,用很客观的话说:中国人很勤奋,但是中国人却赚不到钱.而深究其根源,也是教育系统的太过死板了.我们的教育过于的强调标准答案,而对于一些的很主观的题目也还是硬要拿出一个标准答案来.似乎我们的教育里面最后就是成为单选题比较好,因为这样更单一.而很多的学生的思维就从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中被定格了,很难有新的发现.现在如果要让其跳出这个边框,说不定也是很难很难的.而且一个人的思维的形成也大多就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当然,虽然我上面列的很多都是科举制度对于我国教育的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真的,要看到它还是有好的一面的,要不也不会在这么几千年里一直使用着.我们的教育的运行和考核到底要怎么样,还是需要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