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7:02:57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丰富的内涵和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立足现实、了解过去、面向未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问题意识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没有思维难度的课堂,就无法实现受教育者内心精神的主动成长,更无益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多角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获得力量,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成为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运用知识结构,进行知识整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传授学科结构有四点好处:(1)掌握结构,有助于解释许多特殊的现象,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因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否则就会忘记.(3)有助于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4)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用一些哲学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分析历史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在分析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时,师生合作,重组教材,设计如下知识结构: 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史实:与辽、西夏、金并立,战争频繁)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史实:北宋出现“交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需求 (史实:北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外关系:海外贸易频繁(史实: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史实:民族战争频繁,成立榷场,都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结论: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结构,增强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这过程中师生互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哲学理论,并用这些理论解决历史问题,去深刻揭示历史现象中固已存在的规律性,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开阔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二、有效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学思之窗等,坚持体验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能真正对知识感兴趣.历史不能复现,但是历史教学可以通过真实的图片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对历史课有真正的、持久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内外在联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图片等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德意志帝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请学生看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这幅油画中把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麦找出来.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一:“在俾斯麦生日的时候,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把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俾斯麦.如果你是威廉一世,为什么选择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在这幅油画中,唯一身穿白色军装的俾斯麦处于中心,突出其重要位置.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把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俾斯麦,是为了表彰其作为普鲁士王国的宰相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所起到有重要作用. 探究问题二:“图片上的人物都穿着军装,为什么呢?”说明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贵族的军队. 探究问题三:“如果你是当时德意志的一位居民,你是主张采取何种方式来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呢?”学生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德意志当时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要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只能采取革命的方式解决. 探究问题四:“德意志统一为什么由普鲁士王国来完成任务呢?德意志统一的思想上的原因是什么呢?”再结合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明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普鲁士成为当时欧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间乐土.到1703年,大约有二万名胡格诺教徒从法国迁到勃兰登堡定居,占当时这座城市居民的1/9.这些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或拥有一定资本的商人,结果法国工商业因此遭受严重损失,而普鲁士却得到了好处.除法国移民外,还有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大量进入普国.移民对它的复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鲁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国更早的实现经济复苏与高涨. 探究问题五:“看课本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图片,理解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主要是指他在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的过程中采取铁血政策.那么,俾斯麦是如何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任务的呢?最终,德意志帝国是通过什么形式宣告成立?这有何意义?” 结果很明显: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从法律上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贵族的军队,军队的权力也很大.因而德意志帝国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德意志帝国则不过是普鲁士的扩大.从而使学生认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 探究问题六:“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探讨德意志帝国为什么不可能建立象美国这样的民主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截然不同?” 最后,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当今美、英、德,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认识一些政治问题. 通过图片导入,把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国共和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五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体验,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而且还巧妙地引出了古代商鞅变法的理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认识到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充分利用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效利用课本资源,适当补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古今纵向比较和中外横向比较,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表象,引导学生正确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积极主动地学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实践证明,创造性地重组和整合教材,通过对比,使学生在探索和感悟知识的同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不断吸收教学新动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坚持发展性原则.例如在生态史教学中,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组,要求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归纳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方面: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的无为,顺其自然;智者学派的人与自然的探讨;斯多亚学派的人顺应自然才是至善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的文学创作《寂静的春天》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消极方面:火耕、大跃进、工业革命时期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等.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概括、分析,在这过程中,学会同时运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合理阐述和归纳,最终得出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与自然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任何一方的存在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人类不应把自己的的意志强加给自然,而应平等地对待自然,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必然使人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家园堪忧.人类要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时所犯下的错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我们是否应该调整思路,是否应该从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反思,如何在符合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去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2)在历史教学中,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觉也很重要.如把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行比较.洪秀全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宗教改革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这些历史事件不但体现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通过把这些古今中外有联系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正确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拓展历史视野,从微观上和宏观上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四、创设宽松亲和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有幽默感,给学生现实感的历史情怀,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个性、自由发挥观点.历史教育的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历史学科,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在讲到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我很随意地提了一个问题:“孔子生活在哪个社会呢?”一大片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黑社会.”我不禁哑然失笑.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竟被学生恶搞.心里不禁替学生感到悲哀.但转而一想,学生生活在这个年代,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上不良现象,不应对学生过于苛求.我静下心来,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讨呢?我笑着对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古代交通落后,一旦远游,一年半载是回不了家的,儿女出外期间,如果父母出了什么意外,就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父母,造成终身遗憾了.今天交通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训当然可以弱化了.但是,“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教人绝对不能离开父母,而是教人即便离开了,也要保持一种稳定的联系.“游必有方”的‘方“字,意思就是要有固定的地方,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有固定的联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提出来的很多思想,到现在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修身的宝典.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提高了,我接着又提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和我们今天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只能说落后,可不能说黑.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两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直到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影响很大.为什么呢? 问题二: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那些关于他们的言论呢?你认同哪些思想?有没有不认同的思想?请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三:他们的思想怎样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这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后,我还给学生提了以下建议:如果你还想了解多一点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查阅.如果你认为这些言论对你有帮助,你可以把它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正如陶行知学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起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同乐.在宽松亲和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获取体现历史和回味历史智慧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高一到高三要打好基础,这是成功的关键.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掌握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高一开始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整体的计划,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大小标题和史料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中找到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注重解题指导和学法指导等等.只有持之以恒,从高一到高三打好基础,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正如冯一下老师所说:“思维活跃了,思想之树就会根深叶茂;思维活跃了,常青的思想之树就一定会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