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0:20:29
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

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
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

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
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主要通过 “自读自疑 ——互问自答——自译自品——自理自背——自移自设”的 “自主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自主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以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教师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 阅读 模式 文言文“自主阅读” 策略的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求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其次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浅谈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如下: 一、自读自疑 教师首先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它可以放在语段学习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单元知识里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可采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段——学生顺读课文——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进行效果检测”的教学流程.接下来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的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的大意.在此阶段,禁止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个人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特别是就文段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法等文言文语言特点,给予阅读解析方法上的强调、提示,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例如,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教师就这一环节在学生活动方面分三步来设计教学流程:第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因为是一篇文言文,虽比较浅显,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疏通文意上还是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肯定存在某些障碍,所以教师让学生(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作标注以备讨论;(2)、就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自己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样把问题写在课堂笔记本上.第三步,四人一个小组就刚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小组长记录下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还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疑问,以便在全班集体讨论.教师活动方面:在学生自读文本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引导他们养成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了解学生自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环节. 二、互问自答 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前后左右开始就"自疑"的问题彼此提问,相互解答.这是一个学生自觉的互动合作的过程.它以"自读自疑"为基础,又对“自读自疑”起着强化补充深化的作用.对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内容,教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发挥组织作用,以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自觉质疑的习惯.教师串讲模式中的问答,大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的问是提前预设的,学生的答是受教师提问限制的,所以“问”未必真是学生的疑问.在“自读自疑”基础上的“互问自答”,是学生彼此之间根据自己阅读的感受和疑问进行的自觉的无遮拦的问答,它是一种真实、有效的问答.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二是提升集体思维的品质.互问互答,是以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为基础,合作思维、共同解决疑难的过程,因而也是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思维的过程.三是培养学生正确批评与自我反省的意识,学习批评方法.相互质疑问答是一个相互批评指正的过程,它不但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批评意识,学会恰当适宜的批评方法,而且有利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对方的解答,校对自己在自读自疑中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使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质疑思考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文段的长短难易、学生阅读能力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多少而定.二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深刻的思维品质,教师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努力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必须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果全班提不出问题,老师就要提问,点名要求回答一一特别要叫平时不提问题的同学起来回答.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深入阅读,质疑提问.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言文时质疑提问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三、自译自品 “自译自品”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自译课文,读译结合.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译自品、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的费时费力的窠臼.让学生自己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教师要对课文中有关作家作品、文体特征、创作背景等内容作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还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由一小组主讲人谈出理解.如“品味鉴赏语言”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诵读课文的精彩语段,一篇文章,总有它的亮点,往往有一些公认的精彩段落.对于这些段落,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在朗读中,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色彩,朗读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2)、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欣赏.在描写写景的文章中,抓住能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语的妙处,领会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3)、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有些词句含义丰富而深刻,抓住这些语句,能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丰富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自理自背 “自理自背”就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词汇的自主学习,用“整理”的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旨在学生对所学的文言词汇进行清理、梳理、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可提供提纲供学生参考.就是让学生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一步骤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四个步骤到位后,这一步骤似乎水到渠成,但要对学生的诵记读背作精要的指导.学生在自己对文言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就事半功倍了,也就激发的自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了. 五、自移自设 “自移自设”就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所积累的语言和掌握的方法阅读课外难易相当、意趣相近的古诗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自设测试题目.这一步骤可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掌握程度.但学生提问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有限的.为此,老师就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未突出的重点、未突破的难点和未训练的能力点,进行提示、强调、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一般分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是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重在认识文言文语言特点,培养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学习,探究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强化深化文段或全篇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让学生"自读自疑""互问互答""提问解答"中,难免会偏离教学目标,遗漏了难点,淡漠了重点.通过教师的"提示",漏点得以补救,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突破,能力点得以训练,这就防止了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牧羊式教学所造成的散漫无序低效的弊端.二是扩展知识,提升兴趣,培养能力.学生自主阅读,大都是从课文到课文,即使有扩展延伸也是有限的.老师在学生学习弄懂弄通的基础上,恰当补充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调动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实验表明,这对学生知识的扩展丰富,使课堂“小语文”变成课外“大语文”,都具有促进作用.这一步同上面的“提问解答”结合起来,就使文言文的教学同现代文阅读一样,实现了认识、理解、吸收、拓展、加工和重构的过程. “自主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但如何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大而不散,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要求教师设计合理、调控有度、点拨到位.在“自主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以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以上自主阅读策略不仅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而且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臻于更高境界.参考文献: ①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②丁昌华《中学语文教学诗词阅读探究性学习》 ③《新教学方法》(王怀彬、刘友开、殷显耀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⑤《中学语文教学》(张鸿苓、张锐 著,光明日报社出版)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 阅读 模式 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模式诠释报告 摘 要: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的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其次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主要通过 “自读自疑 ——互问自答——自译自品——自理自背——自移自设”的 “自主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自主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以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教师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 阅读 模式 文言文“自主阅读” 策略的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求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其次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浅谈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如下: 一、自读自疑 教师首先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它可以放在语段学习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单元知识里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可采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段——学生顺读课文——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进行效果检测”的教学流程.接下来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的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的大意.在此阶段,禁止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个人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特别是就文段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法等文言文语言特点,给予阅读解析方法上的强调、提示,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例如,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教师就这一环节在学生活动方面分三步来设计教学流程:第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因为是一篇文言文,虽比较浅显,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疏通文意上还是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肯定存在某些障碍,所以教师让学生(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作标注以备讨论;(2)、就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自己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样把问题写在课堂笔记本上.第三步,四人一个小组就刚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小组长记录下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还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疑问,以便在全班集体讨论.教师活动方面:在学生自读文本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引导他们养成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了解学生自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环节. 二、互问自答 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前后左右开始就"自疑"的问题彼此提问,相互解答.这是一个学生自觉的互动合作的过程.它以"自读自疑"为基础,又对“自读自疑”起着强化补充深化的作用.对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内容,教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发挥组织作用,以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自觉质疑的习惯.教师串讲模式中的问答,大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的问是提前预设的,学生的答是受教师提问限制的,所以“问”未必真是学生的疑问.在“自读自疑”基础上的“互问自答”,是学生彼此之间根据自己阅读的感受和疑问进行的自觉的无遮拦的问答,它是一种真实、有效的问答.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二是提升集体思维的品质.互问互答,是以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为基础,合作思维、共同解决疑难的过程,因而也是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思维的过程.三是培养学生正确批评与自我反省的意识,学习批评方法.相互质疑问答是一个相互批评指正的过程,它不但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批评意识,学会恰当适宜的批评方法,而且有利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对方的解答,校对自己在自读自疑中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使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质疑思考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文段的长短难易、学生阅读能力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多少而定.二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深刻的思维品质,教师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努力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必须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果全班提不出问题,老师就要提问,点名要求回答一一特别要叫平时不提问题的同学起来回答.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深入阅读,质疑提问.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言文时质疑提问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三、自译自品 “自译自品”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自译课文,读译结合.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译自品、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的费时费力的窠臼.让学生自己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教师要对课文中有关作家作品、文体特征、创作背景等内容作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还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由一小组主讲人谈出理解.如“品味鉴赏语言”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诵读课文的精彩语段,一篇文章,总有它的亮点,往往有一些公认的精彩段落.对于这些段落,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在朗读中,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色彩,朗读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2)、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欣赏.在描写写景的文章中,抓住能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语的妙处,领会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3)、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有些词句含义丰富而深刻,抓住这些语句,能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丰富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自理自背 “自理自背”就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词汇的自主学习,用“整理”的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旨在学生对所学的文言词汇进行清理、梳理、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可提供提纲供学生参考.就是让学生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一步骤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四个步骤到位后,这一步骤似乎水到渠成,但要对学生的诵记读背作精要的指导.学生在自己对文言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就事半功倍了,也就激发的自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了. 五、自移自设 “自移自设”就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所积累的语言和掌握的方法阅读课外难易相当、意趣相近的古诗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自设测试题目.这一步骤可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掌握程度.但学生提问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有限的.为此,老师就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未突出的重点、未突破的难点和未训练的能力点,进行提示、强调、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一般分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是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重在认识文言文语言特点,培养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学习,探究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强化深化文段或全篇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让学生"自读自疑""互问互答""提问解答"中,难免会偏离教学目标,遗漏了难点,淡漠了重点.通过教师的"提示",漏点得以补救,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突破,能力点得以训练,这就防止了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牧羊式教学所造成的散漫无序低效的弊端.二是扩展知识,提升兴趣,培养能力.学生自主阅读,大都是从课文到课文,即使有扩展延伸也是有限的.老师在学生学习弄懂弄通的基础上,恰当补充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调动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实验表明,这对学生知识的扩展丰富,使课堂“小语文”变成课外“大语文”,都具有促进作用.这一步同上面的“提问解答”结合起来,就使文言文的教学同现代文阅读一样,实现了认识、理解、吸收、拓展、加工和重构的过程. “自主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但如何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大而不散,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要求教师设计合理、调控有度、点拨到位.在“自主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以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以上自主阅读策略不仅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而且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臻于更高境界.参考文献: ①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②丁昌华《中学语文教学诗词阅读探究性学习》 ③《新教学方法》(王怀彬、刘友开、殷显耀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⑤《中学语文教学》(张鸿苓、张锐 著,光明日报社出版)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 阅读 模式 摘 要: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的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其次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主要通过 “自读自疑 ——互问自答——自译自品——自理自背——自移自设”的 “自主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自主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由以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教师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 自主 阅读 模式 文言文“自主阅读” 策略的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的反思.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求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其次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浅谈初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策略如下: 一、自读自疑 教师首先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它可以放在语段学习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单元知识里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可采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段——学生顺读课文——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进行效果检测”的教学流程.接下来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的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的大意.在此阶段,禁止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个人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特别是就文段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法等文言文语言特点,给予阅读解析方法上的强调、提示,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例如,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教师就这一环节在学生活动方面分三步来设计教学流程:第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因为是一篇文言文,虽比较浅显,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疏通文意上还是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肯定存在某些障碍,所以教师让学生(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作标注以备讨论;(2)、就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自己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样把问题写在课堂笔记本上.第三步,四人一个小组就刚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小组长记录下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还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疑问,以便在全班集体讨论.教师活动方面:在学生自读文本时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引导他们养成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了解学生自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环节. 二、互问自答 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前后左右开始就"自疑"的问题彼此提问,相互解答.这是一个学生自觉的互动合作的过程.它以"自读自疑"为基础,又对“自读自疑”起着强化补充深化的作用.对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内容,教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发挥组织作用,以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自觉质疑的习惯.教师串讲模式中的问答,大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的问是提前预设的,学生的答是受教师提问限制的,所以“问”未必真是学生的疑问.在“自读自疑”基础上的“互问自答”,是学生彼此之间根据自己阅读的感受和疑问进行的自觉的无遮拦的问答,它是一种真实、有效的问答.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二是提升集体思维的品质.互问互答,是以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为基础,合作思维、共同解决疑难的过程,因而也是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思维的过程.三是培养学生正确批评与自我反省的意识,学习批评方法.相互质疑问答是一个相互批评指正的过程,它不但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批评意识,学会恰当适宜的批评方法,而且有利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对方的解答,校对自己在自读自疑中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使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质疑思考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文段的长短难易、学生阅读能力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多少而定.二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深刻的思维品质,教师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努力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必须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果全班提不出问题,老师就要提问,点名要求回答一一特别要叫平时不提问题的同学起来回答.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深入阅读,质疑提问.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言文时质疑提问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三、自译自品 “自译自品”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自译课文,读译结合.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译自品、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的费时费力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