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8:36:53
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

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
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
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
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质量比;当生成等质量沉淀是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
4.某不纯硝酸铵样品中含N量为38%,此样品可能含有一种杂质为( )
A.碳酸氢铵 B.氯化铵 C.硫酸铵 D.CO(NH2)2

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
1.默认杂质不含氧元素,杂质10%,则明矾90%,1000kg*90%=900kg
明矾分子式KAl(SO4)2·12H2O 相对分子质量474,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16/474所以氧元素质量为900kg*20*16/474=607.6kg
2.明矾分子式KAl(SO4)2·12H2O 含氧硫质量比5:1=10:2
硫酸铝分子式Al2(SO4)3 含氧硫质量比2:1=10:5
所以含硫元素质量比为2:5
3.KAl(SO4)2+3KOH=Al(OH)3+2K2SO4
258
Al2(SO4)3+6KOH=2Al(OH)3+3K2SO4
342
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沉淀比为57:86
生成等质量沉淀是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86:57
4.硝酸铵中N元素质量分数=35%,现在高了,说明有比含氮35%高的东西作为杂质,计算可得D

1.某含杂质为10%的明矾样品1000Kg中含明矾与氧元素的质量.2.当明矾与硫酸铝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相同时,则含有硫元素的质量比.3.等质量的明矾与硫酸铝与适量KOH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 某10g碳酸钙样品含有杂质,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4g,则该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1.Na2CO32.K2CO33.MgCO3D.CaCl2 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含杂质可能是?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 含少量氯化钠杂质 某碳酸钙样品【含一种杂质】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4.4克二氧化碳,则杂质为 na2co3 nahco3 mgco3 khco3 已知某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百分之56杂质不含铁元素),求此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一道简单计算某硝酸铵样品含杂质10%,则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0吨,最多可炼成多少吨含杂质5%的生铁(杂质不含有铁)?2.有一不纯的硫酸铵【(NH4)2SO4 】样品,经化验其含氮质量分数为15%,则该样品中硫酸铵的纯度为多少(假设杂质不 科学化学式计算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CaCO3),经分析其中含杂质10%.求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钙) 某碳酸氢铵(NH4HCO3)样品经测定含氮16%(杂质不含氮元素),求样品的纯度 若某氯化铵样品含氮24%(杂质不含氮),此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某硝酸铵样品(有杂质)含N元素31.5% 求该硝酸铵样品的纯度 某2g含杂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人到10g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某2g含杂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到10g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用含杂质的铜粉制取明矾的过程 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 (NH4)2SO4 B CO(NH2)2 C NH4HCO3 D NaCl 某氯化钠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1.1%,该样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A.氯化钙B.氯化钾C.氯化镁D.氯化锌 38、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并用相应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