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6:09:27
如何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如何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如何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如何评价邓小平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之弱起始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达到谷底.短短200年的时间,一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成为了列强肆意瓜分的对象,究其根本则是“闭关锁国”四字.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体制使中国步入了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但那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生产力发展速度也是十分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正当中国处在徘徊之际时,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路线,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世界上有人曾评价说,邓小平是“20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是开创历史的伟人”,是“中国改革之父”.这种评价恰如其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可以讲,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第一人.
一. 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开始主持中央的工作,曾经在法国留学的经历使得邓小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领导者,他敏锐的察觉到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距,而在他看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消除乃是当时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前,他通过提出“实事求是”等一系列的科学观念,逐步扭转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的观念.接着,他根据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构想.邓小平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二. 历史的转折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邓小平在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还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这个讲话实际上是这次全会的主题报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改革开放的历史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我国制定了宏伟的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他提出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逐步形成了从80年代初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三大确认了这一发展战略.针对旧有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十三大前夕,他指出:“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十三大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论述作了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要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中,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点.他认为,改革具有解放生产力的意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充分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并及时总结经验,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
他认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展开.他对这个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他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他主张全面开放,向所有国家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他作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十几个沿海港口城市,进而开辟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地带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1984年和1992年他两次到特区视察,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实现了中美建交,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对许多国家进行了访问,接待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坎坷的.
改革开放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原则冲击着传统道德,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利益群体的社会分化等等.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基本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敢于实践,努力解决产生的新问题.即使他退居二线后还是把精力放在改革开放之上,先后多次亲自前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走到人民中去,在人民群众中作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为党和政府提出方针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另外,法律体制的不完善,制度的落后等种种问题摆在了小平的面前.就拿当时最棘手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大锅饭”时代残留下的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邓小平则是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驱者.
每每在国人就姓“社”姓“资”的问题上发生争议时,邓小平总是坚决的将发展摆在第一位,避免了中国在经济建设再走弯路.在深圳的发展方向受到质疑时,邓小平则在南巡期间对深圳的发展给予肯定,从而消除了阻碍深圳以及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障碍.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1979年到1992年的多次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的这些谈话,为我们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
在改革开放前十年内,他两次当选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由此可见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预见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好印证了这位伟大的领导人的话.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他始终处在时代的最前端,就像解放战争时期一样,他始终作战在中国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如果没有邓小平,很难想象中国是否能有如今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