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11:25:07
明初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明初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明初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明初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明朝初年的统治者之所以会比以往历朝历代都更为坚定地选择重刑主义作为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朱元璋个人的特殊经历和背景.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7岁削发为僧,乞食与合肥、六安、寿县一带,后来又弃僧还俗加入红巾军队伍,由九夫长、低级军官,到都元帅、封望,终即帝位.朱元璋早年流浪于民间可谓是颠沛流离、备尝辛酸,并且也经历了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风雨洗礼,所以他对元末吏治腐败的可憎场景以及人民反抗的惊人力量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说:“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⑤]因此,朱元璋的重典治国首先就是重典治吏,“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⑥]
其次是明初统治者对元朝法制教训的汲取和总结.
经学者考证,除了个别条款(如民间私藏兵器等)元律重于明律和有关政治性“贼盗”、“杀人”的条款元明相同之外,元朝法律的几乎所有条款都比明律的量刑要轻.元律中一些关于礼教、职制方面的刑法则轻到了甚至是违法不罚的程度[⑦].所以《元史·刑法志》说:“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俭也.”因此,朱元璋就认为“姑息”是世乱的根源,他说:“历代多因姑息,以致于人惑侮”,“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最后,是明初社会现实的状况使然.
明王朝建立伊始,经济萧条、民生维艰,而且“民狃元习为私灭公、暴戾日滋”,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这些都被日夜为社稷安危担忧、急于求治的朱元璋看作是“乱世”的表现.因此,为解决农民与地主、旧地主与新地主以及新地主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朱元璋认为有必要实施自古以来“刑乱国,用重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