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理,台湾和福建在古代是连为一体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2:34:16
台湾地理,台湾和福建在古代是连为一体的吗

台湾地理,台湾和福建在古代是连为一体的吗
台湾地理,台湾和福建在古代是连为一体的吗

台湾地理,台湾和福建在古代是连为一体的吗
史前时期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地理联系,并非像现在这样一片汪洋.在台湾与大陆的海峡之间,曾经有遇“陆桥”,这座陆桥,就是学术界所称的“东山陆桥”.漳州地区就是大陆与台湾史前文明联系的最近要点.
  尤玉柱教授主编的《漳州史前文化》一书指出:“福建和台湾两省,隔海相望,史前时期两地就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是由于它们有着相同的地理条件、相同的地质条件、史前时期多次连为一体,以及远古人类通过陆桥频繁来往诸因素所决定的.”“闽台之间早期人类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东山陆桥’完成的.”
  有关的海洋地质资料表明:台湾属于闽台半岛华夏古陆的一部分,从福建沿海到台湾岛,在史前时期多次成陆地而连为一体.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和冰期影响,最迟在第三纪上新世时,台湾和沿海岛屿曾与大陆相连.早更新世前期,由于地壳上升和气候变冷,沿海地区发生海退,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这时,台湾海峡海底露出水面,构成广阔的大陆架平原,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岛屿成了大陆的一部分.早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海面上升,这时海水进入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分开.中更新世前期,又一次地壳上升和气温降低,发生海退,台湾舆大陆再度相连.此后,地球气候时暖时冷,海面时升时降,台湾与大陆的连接和分开交替出现.末次冰期结束后,台湾与大陆之间才由一弯海峡相连至今.
  在末次冰期的最盛阶段,约距今一万六千年前后,漳州地区的沿海地带曾出现一次较大海退.据有关学者研究,这次海退海平面比今约低一百一十公尺,是距今四万年以来海平面降到最低的一次.当海平面降低的时候,远古人便沿着露出水面的海峡陆地进入台湾.可是台湾海峡南北长达三百公里,哪个地段是最理想最便捷的由西至东的迁徙路线呢?这只要弄清台湾海峡海底地貌便可明了.海峡北端,从闽江口至淡水距离仅二百公里,但由于海峡海底地貌是由南口逐渐向东北倾斜,到闽江口至淡水一线,地势越来越低,水越来越深,“即使在冰期阶段海水面下降,也难成为干地,而是一片广阔的沼泽低地”,难以通过.海峡西南端,从广东南澳岛至高雄距离三百公里,路程偏远,也非理想之途.而从东山经澎湖到台南,有一片由更新世至全新世不同时期陆相沉积层形成的台地,成为南海水域和东海海盆的分水岭.这条分水岭,就是现今水深约四十米,最浅处仅十米,由西至东横亘海峡的浅滩——“东山陆桥”.据林观得教授著《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现在东山陆桥在海平面之下四、五十米,几万年之前,古海面降至海平面以下一百三十米,东山陆桥那时露出海面九十米.这便是古时连通闽台的文明之桥.
  “东山陆桥”的西端,漳州地区的漳浦、云霄、东山、诏安沿海一带,很可能就是远古时期人类经“东山陆桥”进入台湾的出发地.当陆桥成为陆地期间,陆桥上树木丛生,河流交错,许多古动物如野牛、古鹿、剑齿象、犀牛等,便成群结队通过陆桥进入台湾.古人类也沿着陆桥,手持石器,呼喊着飞奔进入台湾.当他们在台湾找到宽敞的洞穴,捕猎到美妙的野味,采摘到香甜的野果时,便在那里定居繁衍了.这就是台湾最早的居民.
  近些年来,台湾海峡及其沿岸的考古发现,一再证实“东山陆桥”的存在.两岸学者曾在海峡底沉积中,找到古岸线标志、从陆架上流遇的古河道、淡水和陆生淡水生古生物种子标本等,为研究海峡曾是陆地提供了文物依据.特别是源自东山陆桥的“东山人”化石和地质时期中、晚更新世动物化石,以及漳州石器的考古发现,对于进一步肯定“东山陆桥”的学术观点,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尤玉柱教授在关于“东山陆桥”的学术著述中说:“‘东山陆桥’这个隆起地带,只要更新世时期气候稍为变冷,就会露出为陆地.因此,‘东山陆桥’就成为史前时期人类往来闽台之间的必经之地.漳州地区石制品和人骨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东山陆桥’在闽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也证实了漳州地区在人类迁往台湾过程中所起的桥头堡作用.”
  台湾本岛的考古发现,也有力地证实“东山陆桥”的存在.在台湾的第四纪地层中,曾发掘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如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犀、古鹿、野牛、野猪等化石.这些都是同时期古漳州一带乃至华南地区常见的古动物.台湾的六十四种兽类、各种淡水鱼类、植物类,大多与大陆同谱系区系.这些都说明台湾和大陆本为同一古陆,本有陆地相通,动植物本是生存活动于同一圈层.“东山陆桥”正是古动物古植物跨越海峡的通途.台湾臧振华教授在关于台湾、澎湖史前文明考古报告中说,在迄今四至五千年期间,台湾海峡出现海退期,又露出陆桥,陆桥“上面有浅滩、沼泽及河流……这时候台湾海峡上的人群活动颇为频繁.澎湖、台湾,和大陆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居民之间经常有着交易往来.”台南垦丁文化遗址发掘的陶片上,发现有稻谷印痕,说明这一时期大陆的稻作农业文明,已随移民传入台湾.
  对于“东山陆桥”的存在,世代以海为田,靠海吃海的东山渔民也深信不疑.闽南民间有古谚语说:“沉东京,浮福建”.东山、诏安和广东南澳流行古谚云:“沉东京,浮南澳.”就是指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的陆桥升为陆地和没入海中交替出现的自然现象.东山渔民常年在海上捕鱼作业,深知东山至澎湖海底的深浅.他们偶尔从这一带浅滩上网起各种动物遗骨化石,包括人类骨头化石,以及表面附着海生软体动物外壳的陶瓷器,确信古时东京城就在这里沉陷,当然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台湾海峡海底地貌上的一条狭长台地.按照渔民“遇骨收埋”和泛神崇拜的传承风俗,捞到骨头不能丢进海里,必须带回陆地收埋.东山铜陵镇东北面有一座专门收藏无主尸骨、祭祀孤魂野鬼的“万福宫”.据东山县博物馆陈立群调查,“万福宫”有好几座骨骸仓库.仓库几乎埋于地下,地面留一小门,仓满后即用泥土封闭.仓库里收藏着不少动物遗骨化石,有大象、水鹿、山羊、熊等.由此不难看出,“东山陆桥”确实存在;也可以推测,当古时“东山陆桥”露出海面时,人类和动物来往其上的景象.下面两幅由尤玉柱教授绘制的“东山陆桥”示意图和早期人类迁徙路线示意图,对于我们了解古时“东山陆桥”人类活动情况,或许会更直观些.
  尤玉柱教授特别指出,大约在北回归线至北纬二十五度之间,有一条人类化石和石器地点的密集带.“这个密集带西起云南元谋,经贵州、广西、广东到福建,然后越过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早期人类以漳州地区的东山作为出发点,沿着东山陆桥这个浅滩,经澎湖列岛到达台湾岛的台南.”
  二、“漳州人”与“东山人”
  台湾岛内最早的人类,目前已知是距今二至三万年前的“左镇人”.“左镇人”化石自一九七0年首次发现以来,迄今已采集到颅骨碎块七块,牙齿二枚.经考古鉴定,首次采集到的标本,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的一块右侧顶骨化石.其生活年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台湾岛内没有比“左镇人”更早的古人类化石,更没有古猿化石发现,所以可以肯定“左镇人”是外来的.“左镇人”来自何方?
  台湾东侧,海底坡度以一比十急降,离岸二十公里处的海深达四千米.台湾距离世界其它大陆的海面,远远超过到中国大陆的距离.即使在大冰期海面下降百多米,台湾东侧仍是深不可测的太平洋.二至三万年前的人类绝不可能跨越它.所以,“左镇人”的唯一来路是大陆.有关专家认为,福建当是“左镇人”由大陆迁徙台湾的必经之地,漳州地区应是史前人类通往台湾的出发地.一九八七年和一九九0年,漳州地区分别发现属于旧石器晚期的人类化石“东山人”和“漳州人”,为有关古人类途经福建进入台湾的推断,提供了科学根据.
  “漳州人”为一左侧胫骨化石,是漳州市文化局曾五岳先生在漳州市北郊采集到的.长一百三十一毫米,呈浅棕褐色,从胫骨较为粗大的特点看,可能属男性成年个体,绝对年代距今一万年左右.“东山人”系一右侧肱骨化石,是东山县博物馆孙英龙先生等收集到的.长五十七点九毫米,呈浅灰色.绝对年代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从断面上观察肱骨体后面的骨壁,可见一层黑色物质,说明化石埋藏于海底时,地层中的锰质侵入骨体.在肱骨体前外侧面与前内侧面交界的部位,保留有海生软件动物附着的痕迹,说明化石出自海底.经过漫长的海底埋藏,化石才被东山渔民打捞出海,埋于东山铜陵镇,一九八七年华福酒店施工中挖掘出土.此外,在福建境内发现的人类化石,是距今一万年的清流县狐狸洞人类牙齿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漳州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对福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漳州人”、“东山人”的绝对年代比“左镇人”少一万多年,然而考古学、地质学、人类学、形态学的研究证明.“左镇人”的祖籍故土是在闽地,和“漳州人”、“东山人”是同祖共脉的族亲.考古学研究成果说明,我国华南是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漳州境内从龙海、漳浦到东山、云霄、诏安,六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正好是这一地带的东延部分,冰川时期与台湾陆路相通.在出土“漳州人”化石的漳州北郊,已发现距今四至八万年,属地质时代晚更新世中期的石器,制作石器的主人还有待人们去发掘.台湾“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绝对年代均在一至三万年前台湾海峡处于冰期陆桥时代.台湾考古人类学教授宋文熏先生曾经做出台湾旧石器文化“一定是经由华南传进的”推断.漳州石器、“漳州人”和“东山人”等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这一推断提供了实物左证.漳州北郊出土的凸刃刮削器,外形为椭圆之半,弧形边缘均有由腹面向背面和背面向腹面的加工痕迹.整个器型与刃缘相对的另一侧边厚,而向刃处逐渐变薄,酷似一楔形.台湾“长滨文化”中也有这种楔形石器,加工工艺如出一辙.特别是一些用较厚的小石片为素材加工的石器,更与“漳州文化”中的舟形石器相似.
  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振标先生对漳州地区更新世晚期自然生态环境的研究,漳州靠近北回归线,大约在四万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呈现比较一致的生态环境,故有相同的哺乳动物群落.哺乳动物化石的组合表明,在更新世晚期,现在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浙江这一广阔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相似,即影响这一地域人类体质发育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因此,有理由推测福建的“清流人”、“漳州人”,广西的“柳江人”,浙江的“建德人”和台湾的“左镇人”等等长江以南地区的晚期智人,在体质特征上基本相似,同属一个体征类型.
  “漳州人”、“东山人”与“左镇人”,同属一个人种——蒙古人种,人种特征同归南部地区类型.据有关资料分析,远古人类进入福建境内,大约在早期智人阶段,即距今约二十万年前.最早进入漳州境内的早期智人,可能是由广东东部沿海丘陵地带东向迁徙而来的,并经漫长的岁月在漳州发展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保持了我国南部地区类型人种的体征.以下是张振标先生根据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体征概况的分析,对“漳州人”、“东山人”人种特征的描绘:
  他们的头偏长且中等宽,整个头形呈卵圆;从侧面观,眉脊较明显、两眉脊间较肥厚、颧弓较细弱、颧骨较粗壮且前突、额骨较倾斜、上颌齿槽部较前突(含颌型);从前面观,面部较短而宽、眼眶较低矮、鼻部略宽短、鼻梁稍凹陷等等,与“柳江人”、“左镇人”的容貌基本相似.
  台湾的史前文化源于福建.从理论上讲,漳州境内应该有比“左镇人”更早的人类化石.我们有理由相信,漳州地区会有更多的人类化石和更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发现,会为人们展示更多的史前闽台人员往来和文化渊源的考古资料.
  三、新石器文化遗址
  距今约七、八千年前,我国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即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漳州和台湾相继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表明,这个时期(约距今三至七千年)九龙江流域及其沿海地区和台湾岛内文化已非常发达,而且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漳州目前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共五处,即漳州市郊的覆船山、龙海的万宝山、漳浦的香山,东山的大帽山和诏安的腊州山等.台湾已知的有五处:台北市圆山、台北县大坌坑、台东县卑南巨石、高雄县凤鼻头和澎湖良文港.
  据考证,台湾海峡在末次冰期结束后,由于全球性气候转暖,从距今八千五百年至一千二百年,至少发生六次海侵.每一次海侵,都导致古海面升高,海岸线变迁.这必然对漳台沿海地区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漳州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贝丘遗址,而且都在滨海、江河下游或漳州平原的小丘上.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代漳州的地理条件、经济形态和文化面貌.
  “贝丘”,又称“贝冢”,是古代人类以采拾软件贝类和捕鱼为生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漳州郊区的覆船山遗址,文化堆积层几乎由单纯的淡水贝类河蚬及少量淡水螺壳构成,遗物有陶片、贝壳、兽骨和石器等.这里高出九龙江河床三十米,为漳州平原九龙江边一小孤丘,因形似覆船而得名.古人择此为聚落居址,依山面江,捕鱼捞贝为生,自有道理.诏安的腊州山遗址,三面环海,遗物以海生贝壳为主,共二十二种,而且多为潮间带底栖类动物,反映了采贝是该遗址主人的主要经济活动.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以石锛为主,石斧、箭镞少见.这种石器组合适合于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东山的大帽山遗址,西北为高耸的大帽山主峰,东临宽阔的乌礁湾.遗址长二十四米,宽约二十米,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遗物以贝壳最丰富,另有陶片、石器和脊椎动物遗骨等.经对贝壳壳体的初步鉴定,有海生贝类二十四种,海生蔓足类三种.这些海产,绝大多数生活在潮间带的岩石、石缝中或泥沙滩里,说明当时居民的捞贝技术很发达.遗址的主人生活在距今四千年前后,正是全新世第四次海侵的高峰期.从发现的鹿、羊、猪和鱼类遗骨看,狩猎和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海的万宝山遗址,为平原上突起的山丘,距九龙江四公里,离海岸十五公里.文化层几乎由大牡蛎壳和螺壳组成,遗物有陶片、石器等.牡蛎一般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岩石上,说明这里曾有浅海存在.漳浦的香山遗址,西连丘陵地,东为低级的滨海平原.遗物有海生贝壳及陶片、石器等.从出土的贝壳看,螺、蛤、蚶和牡蛎,都是遗址主人的重要食物来源.
  台湾的新石器遗址,同样具有鲜明的贝丘文化特色.尤以圆山文化和大坌坑文化更显著.据考古证明,距今四千年左右,基隆河下游的台北盆地和淡水河、新店溪下游沿岸,就有相当数量的人类.他们以捕鱼、捞贝和狩猎为业,遗留下大量的贝壳和骨器.圆山文化地处基隆河南岸,贝冢文化层分布于遗址的西坡,厚达三至四米.遗物有蚬、螺、蛤、蚶等海产贝壳和石锛、石斧、网坠等石器.陶器有捺点纹、绳纹、网纹、圈纹红陶和彩陶.从石器和陶器的形制看,捕鱼捞贝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所以,圆山文化又被台湾考古学家称为“圆山贝冢”.大坌坑文化位于观音山西北麓,淡水河口南岸.遗址分三层,中间一层实为圆山贝丘文化层.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等,为新石器中晚期文化.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是从制造和使用磨制的新石器开始的.漳州发现的五处贝丘遗址和台湾的圆山文化、大坌坑文化遗址,都留下石锛、石箭、石球、石饼、石斧等石器.这与滨海地区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需要是相吻合的.这些石器多以硬度不高的细砂岩磨制,工艺比较粗糙,形制大致相似,器体普遍较小,具有古时沿海的地方风格.
  制陶是新石器文化的特征之一.其主要代表是黑陶、彩陶和印纹陶.漳州和台湾的新石器遗址,都有陶器发现,而且颇有特色,说明当时制陶技术比较发达.覆船山的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有素面,也有曲线贝齿纹、篮纹等纹饰.范雪春在《漳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一文中认为:覆船山“陶器上的贝齿纹,与平潭壳坻头遗址和台湾大坌坑文化所出陶器上的贝齿纹极为相似,压印的方法也相同.仅以陶器的特征看,覆船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可能与平潭壳丘头、金门富国墩和台湾大坌坑文化的年代相当.”腊州山遗址的制陶业,比覆船山遗址的制陶业明显进步.“陶器上普遍使用的刻划纹或指甲纹和贝齿纹,应该是从覆船山、富国墩等文化吸收继承发展来的结果.”大帽山遗址的陶业,有一种器壁很薄的器具,烧制工艺很考究,酷似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器.有关龙山文化由北向南发展的文化事象,台湾著名学者张光直教授称之为“龙山形成期”.龙山文化对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影响的程度,引起了两岸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近年,随着对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陶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将眼光放到了对该地区诸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探讨上.范雪春的研究认为:覆船山陶文化,“与富国墩、壳丘头,甚至台湾的大坌坑类型文化十分相似,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文化圈里的不同地方相……如果说覆船山与壳丘头、富国墩以及台湾大坌坑文化之关系,是属于同一个文化圈里的不同地方相,那么这一文化类型的发源地,很可能在九龙江下游及沿海地区,而它的祖先则是‘漳州文化’.”
  尤其是在澎湖良文港遗址,出土了绳纹土器片、赤色无纹土器片、硬质砂岩石斧断片、砂岩磨制石器、彩陶器片及兽骨等文物,使陶器文化从大陆出发,经澎湖而传入台湾的论断,再次得到证实.正如日本学者鹿野忠雄在《台湾先史时代之文化层》一书中所云:“绳纹陶器,是从亚洲大陆直接传入台湾,而非自南方岛屿传入者.”台湾林再复教授也说:“吾人可以相信,我国大陆绳纹土器文化与澎湖绳纹土器文化、台湾绳纹土器文化原属于一体.更可推想,我国大陆本土与澎湖、台湾西海岸三地间,在古代已有交通关系.并且澎湖因地理形势,必先传播我国大陆文化,然后再东传进入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