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1:44:47 教育学论文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教育学论文
【学术科研网 - 教育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这往往是发现和创造的萌芽.可长期以来,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精神估计不足,教学仍滞留于“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狭隘圈子里。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认识客观世界。为此,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一、营造问题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敢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蕴发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为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提出的尽管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包含深情的赞许的目光等,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其次,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

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迫不及待地感到有问个“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需求的时候,才能调动学生思维,以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奇”中“问”,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一诱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课首可举行一次“师生竞赛”游戏,学生随意说一个数,看谁最先判断能否被2或5整除。结果每次都老师获胜,可神奇了。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这样的问题: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有什么规律呢?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探索知识规律。

2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悱”中“问”。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悱”“愤”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带分数退位减法”时,可先复习带分数减法,如5-3等,然后将“3”改成“3”成为一道带分数退位减法:5-3。学生在尝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文由河南学术科研网收集整理,并不表明我们授权您使用该文,因从使用或转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如该文注明了作者及出处,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谢谢您的合作!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文:
试中,就会发现分数部分不够减,该怎么办呢?学生在探究的心理驱使下,明确学习方向,主动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3、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动”中“问”。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在利用圆锥体往圆柱到水的实验时,教师组织了四次不同的操作活动。①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②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③圆锥和圆柱等高不等底;④圆锥和圆柱不等底不等高。通过擦澡观察、比较,学生就会萌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圆锥恰好倒3次,圆柱即注满,而其他3次却不然呢?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思考、比较,终于发现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有隐蔽的前提条件:两者等底等高。

三、指导质疑问难,使学生“善问”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不但爱问、敢问,而且善问。

1、质疑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揭示课题后,训练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方法,以突出教学目标,调整、明确思维方向,提高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对课题质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③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应用?④这个知识和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是怎样的得来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性质相同吗?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经过教师的提炼、筛选、归纳,以“问”导“学”,以“问”促“学”,是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准确。

<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