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哲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哲学论文 :人工自然·熵·生态文化[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7:21:05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人工自然·熵·生态文化[1]
哲学论文 :人工自然·熵·生态文化[1]哲学论文
【找论文网 - 哲学论文】
摘 要:人类在创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超额熵增,自然环境本身提供的负熵却不足以抵消与平衡,从而引起了生态危机。本文试图运用熵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人类在积极寻找诸如“能源负熵”、“科技负熵”的同时,更应该在认识系统中引进“文化负熵”——生态文化来指导、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关键词:熵;负熵;人工自然;生态文化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前进脚步。如何从文化观念上重新认识人类与人工自然的关系,延缓和减少自然环境熵增的速度,促进人、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寻找规律,从而能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去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创造出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人工自然。
  
  一、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就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熵的概念是表示能量总和的测度,熵是不能再被转化为做功的能量。熵的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的贬值、退化或耗散。熵的概念表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从有用功到无用功,从有使用价值到无价值,从利用到污染。熵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生态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自然、生命、思维、社会各个领域中。
  普利戈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了惊人的重新诠释,他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所阐述的系统概念及其科学认识论,引起了全球思想界对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的反思,不仅是“改变科学本身的一个杠杆”,而且也是“迫使我们重新考察科学的目标、认识论、世界观的一个杠杆”[1]。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可以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自身的熵产生,使系统的总熵保持不变或逐步减少,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从而形成并维持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实际存在的系统大都是开放系统,例如自然界、生命体、人类社会、人类的认知系统等。
  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进化和退化是同存共生的。自然界既存在着大量的进化事实,也存在着大量的退化事实。系统的进化意味着有序度的提高,需要以负熵流的摄入作为代价,相当于把系统内部产生的熵转移到环境中去。也就是说,系统的进化和有序化是以环境中的某些方面的退化和无序化作为代价的。正如拉兹洛所指出:“在整个自然系统范围内,没有什么不受价值约束。自然系统全都尽可能地损害这个物质宇宙,向内部集聚秩序和可利用的能量,把无秩序和熵留给它们的环境。在环境走向衰败的同时,这些系统自己却保持稳定状态,甚至还能增长和增加它们自己的组织性。”[2]
  熵从根本上揭示了人工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看到自己的行为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互动的关系中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应该怎样去做。熵,的确改变着人类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二、人工自然超额熵增的文化根源
  
  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摄取能量和物质,同时也向周围环境排出废物,是以环境的更大熵增为代价来减少本身的熵。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环境的熵增是不可避免的。在天然自然或者是人类诞生的初期,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还是微不足道的。地球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通过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能够承受保持地球正常运行和演进所能容纳的熵流的最高极限,包括人类少量的能源开发、消费和废物的排放所产生的熵流。也就是说,大自然既能够向人类提供所需的熵流,同时又能分解处理人类排出的熵,这样人类的生存环境会处于某种稳定的状态之中。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类通过科技和生产实践活动大大改变了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创造出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人工自然。但是,人类在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中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如矿物燃料的过度使用,废水、废物、废气的大量排放,以及大面积森林砍伐,引起自然环境的超额熵增,超过了生态系统对熵增的调节的限度,全球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创造了一个与自身相对立的人工自然。由于人工自然的生成与变革一方面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精神积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念、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人类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的文化环境创立的人工自然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全球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的文化危机。因此,应从人类自身的文化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