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22:55:45
《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的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不但包含了深厚广博的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
  《诗经》作品主要产生与我国古代中原和北方地区.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殷商和周代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特征.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三百篇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但从总体上看,不能不说是以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 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诗经》中的作品,紧贴现实生活,不作无病呻吟,感情真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不论是民族史诗,还是怨刺诗、征役诗,就是那些开放活泼的爱情诗也是如此.这些作品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情调,面向现实生活.可以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诗经》的作者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刻画那些颇富特征的细节或生活侧面,抒发淳朴真挚的内心感情.如《卫风·氓》、《邶风·静女》、《豳风·七月》、《 豳风·东山》、《 小雅·采薇 》、《王风·黍离》、《王风·君子于役》、《 魏风·伐檀》、《硕鼠》、《小雅·北山》、《十月之交》等.这些诗中的朴实自然的风格,近人称之为“写实”的创作方法,或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以至中国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最早提出赋、比、兴概念的是《周礼·春官·太师》,其中说道:“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把“六诗”叫做“六义”.汉代的郑众、郑玄,六朝的刘勰等人,对赋、比、兴都进行了阐释.对赋、比、兴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现多取朱熹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抒写或铺叙,直陈描述.
  比:“以彼物比比物也”.即打比喻,对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比况.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借用其他事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
  宋代有一个叫李仲蒙的,对“赋、比、兴”提出的一种解释,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他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李仲蒙解说的特点是将“赋、比、兴”与“情”紧密结合起来.诗歌是言情的,在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上,李仲蒙注意到情的作用,可以说是独具慧眼的.
  “赋”,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方法.谢榛《四溟诗话》说:“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统计虽有出入,然大体可信.《诗经》用赋大量,既可铺叙,又可抒情;既可用于对话,也可用于描绘,可写全景,也可写一个场面.如《七月》,八章全用赋笔,其艺术效果深刻、真实而感人.《静女》,写一个场面,表现了人物心理感情.此外如《君子于役》、《芣苢》、《十亩之间》,皆单纯用赋法之例.(关于“赋”,可参见《文史知识》89年第10期褚斌杰《论诗经“赋比兴”之“赋”》.)
  比,即比喻.《诗经》中之比,有的比方具体事物,有的用以说理,有的用以写人,如《卫风·硕人》写庄姜之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一连串的比喻写庄姜美丽,可谓穷形尽相,淋漓尽致.如《硕鼠》,通篇用比.再如《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象牙的切磋、美玉的琢磨,形容君子高雅的仪表.《陈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以云彩之喻女子的众多.《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以雷霆比喻周宣王的军威.其余象《氓》《邶风·柏舟》等,用比之处不胜枚举.
  兴,“兴者,起也”,即借用其他事物以引起所歌咏的对象.所以,兴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其作用,起到一种发端定韵,舒缓语气,齐足诗句的作用;否则作者一上来便直言本意,会显得唐突兀然,若有所缺,甚至失却诗味.《诗经》中的兴法,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借句起兴与借物起兴.借句起兴,如《王风》、《郑风》、《唐风》各有一首“杨之水”,但三诗内容截然不同,“扬之水”一句与所咏本意并无多大联系,可能当时流传的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故诗人借用之.借句起兴,一般与正意联系不大,只起一个开头或起韵的作用.借物起兴,诗人“ 因其所见”或“因其所事”而“触物以起情”.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兴法.如《周南》之“关雎”,“桃夭”、“汉广”,《邶风》之 “谷风”、“燕燕”,《秦风》中“黄鸟”、“晨风”、“蒹葭”,等等.借物(景)起兴,许多景物与所引出的诗句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关雎》,起兴句可能是诗人看见河洲上成双成对的雎鸟在互相鸣叫,触动情思,联想到人间的爱情.所以这类兴句,往往有比的意思.朱自清即说是“ 一是起兴 ,一是譬喻”.它在艺术上,或寄寓,或象征,或渲染,或起韵,或引起联想,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再如《周南·桃夭》、兴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渲染烘托了新婚的喜庆气氛,而且象征新婚女子也如艳丽的初开桃花.《采薇》看到薇菜的生长,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引发久戍不归的苦痛.所以,兴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可以在极短的篇幅里造成极有情致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除了音韵、节奏等形式要素之外,诗歌还特别要求把主观思想感情客观化、物象化,使主观思想感情与想象、理解相融合,从而塑造出主客观统一,物我相谐、情景相生的诗歌艺术形象.兴正是从 诗歌艺术的这种内在规律上 体现了我国诗歌艺术的本质要求,集中了我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好的作品,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全诗可说是起兴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来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青苍、露重霜浓的清秋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起兴之句以景物的细微变化,即“为霜”、“未晞”、“未已”,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由此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对方(“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之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的心情.“宛在”二字,说明只是想象中的情景,但说明前面的跋涉同样是想象之词,这正好说明怀想之切.诗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语言,简洁朴素,精炼准确,绘声绘色.《诗经》用字非常丰富,使用的单字近三千个.所用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生物名词非常之多.用词精炼准确方面,仅举描写手的动作来说,就用了“采”、 “掇” 、“捋” 、“撷” 、“按”、“握”、“拾”、“抽”、 “折” 、“授” 、“携” 、“执”、“拔”、“招”、“捣”“等各式各样的动词.《诗经》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运用了大量的重言叠字、双声叠韵词,重言叠字如依依 、迟迟 、萧萧、悠悠、凄凄、丁丁 、嘤嘤 ;双声的如:参差、玄黄、踌躇、黾勉;叠韵的如:崔嵬、窈窕、沃若、经营、辗转、逍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所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就是指用少数字来概括复杂的情状,把情思和形状毫无遗漏地描绘出来.这就是 《诗经》 的语言艺术魅力.
  《诗经》的句法、章法也很有特色.《诗经》的句式以二节拍的四言句为主,形成一种自然的音乐美.当然,除为主的四言句之外,也出现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乃至七言等句式.多节拍的变奏,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诗经》的章法特点是回环复沓.《诗经》中的诗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每一篇被分为若干章,就如今天的歌词的分段.每章词句基本相同,仅换少数几个词,反复咏唱,这是民歌常用的形式,如《周南·芣苢》.它不仅是简单的重复,在艺术上还有强化作用,使所描写的事物,思想感情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此诗重点只换了“月”、“秋”、“岁”三个字,但正是这三个字的更换,体现了相思的递进,相见的迫切.在艺术上也收到了回旋跌宕的效果,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
  四、《诗经》的深远影响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诗经》作者所表现出关注现实、面向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后代文人倡导的“风雅”“比兴”精神,实质也就是《诗经》的面向现实的精神.屈原《离骚》、《九章》中忧愤深广的感情,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唐代陈子昂提倡“兴寄”,标举“汉魏风骨”,杜甫的“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的新乐府,等等,都是《诗经》精神的继承.《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赋的手法不但成为后世诗文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到汉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彪炳一代.比、兴之法,影响尤为深远,它开辟了后世文学所谓“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艺术表现手法.自屈原吸收、发展了比兴手法只后,比兴手法经后人的不断发展创造,已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以某物作比或触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而且是诗人进行艺术构思和形象思维的重要艺术手段.后代许多优秀诗人用它创造出无数兴寄幽深、比类切至的艺术形象,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籍、韵味深长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